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自凝牙托粉填充剂制作防腐固定后肝铸型标本

 

外科学中,肝手术的发展与肝临床解剖学研究的进步息息相关。肝不同的管道系统分布错综复杂,是肝手术和介入治疗的难点[1]。传统的新鲜肝标本因其形态易变,难于精确成形[2],消耗量大,且受医学伦理学的限制,不可以自由交易,来源困难。而铸型标本可以较为直观展现肝内静脉走行,立体感强,增加实体标本质感,来源较广泛,为临床工作者建立走行、分布的立体概念。为此,笔者采用自凝牙托粉填充剂对防腐固定后的肝铸型方法进行探索。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材料

从学院尸库中选取经局部解剖过后、无破损的且固定5年以上的肝1例,保留上、下腔静脉各1 cm。将标本放置于清水中清洗,为清除肝血管内的血凝块进行初步处理。

1.2 器械与药品

解剖器械1套、一次性注射器(50 mL)2支,橡胶管10 cm,烧杯2只、腐蚀槽1个,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自凝牙托粉、α-甲基丙烯酸甲酯、油画颜料(蓝色)、氢氧化钾和过氧化氢、盐酸适量。

1.3 冲洗

血凝块是否完全冲洗干净是防腐固定后标本铸型成功的关键步骤之一。将选取好的肝脏标本放入30%的双氧水中浸泡2~3 d 后,采用注射器分别经从门静脉、肝静脉向肝内注射30%的过氧化氢分解血管内血凝块,充分反应 20 min 后,加压注入清水冲出血凝块。重复上述步骤,2~3次即可。待血凝块排尽后用止血钳和缝线将门静脉及上、下腔静脉开口结扎,目的在与防治灌注过程中出现铸型剂溢漏[3]。

1.4 配制灌注剂

用天平称量自凝牙托粉40 g,量筒量取α-甲基丙烯酸甲酯60 mL,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4 mL,放入烧杯,加入适量油画颜料,混合,搅拌均匀,即配即用。

1.5 灌注

用50 mL的注射器吸取适量的灌注剂,在门静脉、肝静脉处加压注入。反复注入2次,直到阻力明显增大(或)灌注液大量流出时,迅速夹闭灌注管道,以防灌注液倒流。由于静脉管壁较薄,为防止管壁破裂或改变血管原有形态,灌注时应控制好灌注压以及灌注量。

1.6 腐蚀与清洗

在常温下放置3~4 d待灌注液完全凝固,将其放入密闭容器中,用碱腐蚀法(将氢氧化钾粉末、蒸馏水、无水乙醇按照5:10:1的比例配制成碱腐蚀液)进行腐蚀,2~3 d后取出.用细水将铸型管道旁的组织进行冲洗,注意水流速度,以免损坏周围铸型管道。

2 结果

防腐固定后的肝标本采取自凝牙托粉铸型剂制作的铸型标本,从整体观察,外形完整、美观,轮廓饱满,较硬但韧性较好,对整体的支撑力较好,可展现出立体构型,主支、分支容易辨认,较好展现血管走行,几乎可以和新鲜标本灌注的效果相媲美(图1)。

3 讨论

人体铸型标本在我国发展迅速,为我国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科研、临床、科普工作提供了重要帮助[4]。李长征等[5]用已防腐固定的肢体,通过自凝牙托粉改良配方成功制作动脉铸型标本。但固定后静脉铸型标本尚无人进行探究。本方法通过进一步改进标本处理方法及灌注剂配方,利用固定后的肝标本,成功制作出肝静脉铸型标本。

3.1 标本的选择与处理

防腐固定后的肝标本静脉内血凝块多,在选择标本时,应尽可能选择颜色较浅,质地弹性较好的标本,此种标本静脉内血凝块相对较少,标本更容易制作成功。本方法采用30%双氧水浸泡标本后,再加压冲洗较为干净,且双氧水与甲醛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减少环境污染。

3.2 本方法改良了自凝牙托粉配方

自凝牙托粉∶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按照2∶3∶1.2比例配制,与常规配法相比,降低了自凝牙托粉比例。经此法制作的铸型标本,管道铸型饱满,韧性好,不易折断,主、分支显示清楚,相对新鲜标本管道铸型显示立体,提高了标本的实用性。配制自凝牙托粉铸型剂时,灌注剂容易凝固,可将灌注剂置于65℃水浴中,防止过早凝固,但温度也不宜太高,否则容易发生“爆聚”,导致配制失败。经此法灌注标本,可一次成型,无需进行补注,通常在灌注后几小后即进行碱腐蚀,且碱腐蚀速度较快,明显缩短了标本制作时间,同时避免了对工作环境的污染,减轻了对实验人员的影响,提高了工作效率[6]。

图1 防腐固定后的肝标本(A)和肝静脉、门静脉灌注铸型标本(B)1:肝左静脉;2:肝中静脉;3:肝右动脉;4:门静脉

上一篇:技术在专科临床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没有了